美国政府最近考虑大幅降低对华关税,试图通过关税让步换取中国取消稀土出口限制。然而,同一天,中国多部门在深圳召开打击稀土走私专项行动现场会国融汇通,表明在战略矿产领域严防死守的决心。这场较量不仅关乎贸易数字,更触及美国军工命脉。
美国F-35战斗机每架需要417公斤稀土材料,而中国4月初对7种中重稀土的出口管制刚生效,五角大楼就发现自家隐身战机可能面临断供风险。此外,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,4月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21%,但国内稀土企业一季度业绩集体飘红,北方稀土净利润同比激增727%。这种局面迫使美国要么接受断供,要么进行谈判。
美国提出将145%的关税降至60%以下,看似大出血国融汇通,但实际上贸易战前美国对华平均关税仅为3.1%,即使降到60%也比当初高20倍。这种“先开天价再打折”的策略在中国看来并不奏效。中国随即采取了多项措施,包括4月的稀土出口管制和5月的严打走私行动,明确表示不会用关税作为筹码。
稀土价格暴涨,欧洲镝价半个月内上涨210%,铽价达到3000美元/公斤,特斯拉库存仅能维持到6月。中国还把稀土与半导体、光伏技术打包管制,直接卡住了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关键环节。全球80%的稀土加工产能在中国,连美国芒廷帕斯矿的矿石也需运至中国提纯才能使用。
中美博弈升级为资源主权的终极对决。中国在深圳召开专项行动会,海关总署联合公安部、国安部甚至最高检参与,表明严打决心。美国商务部长贝森特表示谈判是为了缓和局势,财政部则警告若继续对抗,美国GDP两年内可能下降2.9%,物价上涨1.7%。美国小企业主因高额关税面临裁员压力,华尔街对此也不看好。
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大声呼吁“中国必须开放市场”,同时派遣财政部长前往瑞士与中国副总理谈判。这种操作暴露了美国战略层的焦虑,既想保住面子又无法承受稀土断供的风险。而中国稳坐钓鱼台,稀土上市公司一季度赚得盆满钵满,并利用《出口管制法》进一步保护战略资源。
未来棋局逐渐清晰,美国重建稀土产业链需十几年时间,而中国已掌握67%的永磁材料专利,稀土回收技术研发投入年增25%。中国还将稀土管制与WTO改革、国际矿产资源联盟挂钩国融汇通,从规则层面重塑全球资源版图。当美国还在盘算短期交易时,中国已在布局全球产业链的大棋。这场博弈展示了21世纪的战略竞争已从关税战升级为技术、资源和规则的三维立体战。
久联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